约旦佩特拉古城位于死海与阿卡巴海峡之间的峡谷内,海拔914米。是一座在岩石上雕刻出的城市,建筑融入了埃及、叙利亚、美索不达米亚(如今的伊拉克)、希腊、罗马风格,展现出多国文化交流中心城市的风貌。而,它却隐世多年。1806年,一名德国学者曾试图“好奇地溜进”佩特拉而惨遭杀害。1812年,一位瑞士探险家约翰-贝克哈特精心准备后,装扮成阿拉伯人走进佩特拉,证实传说中的佩特拉的存在,便匆匆返回。如今,对佩特拉开展了一系列的考古、开发。2019年3月31日,我们一行也来到佩特拉,一睹她那神秘奇特的风貌。
通往佩特拉的沙石路,古代曾是亚洲和阿拉伯去欧洲的重要通商之路。经波斯湾输入的印度香料、埃及的黄金及中国的丝绸都要途经佩特拉,运往大马士革、泰尔、加沙等地的市场。同时也是通往希腊和地中海各地的门户。公元前6世纪,古代阿拉伯游牧族纳巴泰人从阿拉伯半岛北移至佩特拉一带,建立厄多母王国,公元前3世纪,设佩特拉为首都。公元前2世纪,纳巴泰人的文字进化成现在的阿拉伯文字,公元前80年~前65年,纳巴泰人铸造了自己的钱币。佩特拉城蜚声于古代世界,无论何地,甚至远至中国,只要有骆驼商队,只要有贸易团体,人们都听说过神话般的石头之城。
穿出西克峡谷,眼前豁然开朗,更令人震惊的是,突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巨大的,山体上凿刻出的宫殿。这就是法老宝库卡兹尼神殿。
佩特拉古城建在色彩鲜明的砂岩石上,除了玫瑰红色,还有蓝色、桔色、黄色、灰色,且纹理清晰。
砂岩松散,易雕凿,我们沿着雕凿出的台阶到上面的石屋,里面卧着安静的骆驼。
迷一般的佩特拉石头城,在我们的眼前闪现了一下,现代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:纳巴泰文明很像印加文明,来也突然,去也突然。
斗转星移,时光变迁,虽然,佩特拉古城早已不是通商必经之路,早已无曾经的繁荣,但它处处散发令人惊艳的谜团,吸引人们不断前往探秘。